四川古玩收藏品沉香木真假估价
浏览次数:394次
- 产品规格:
- 发货地:四川省成都
关键词
四川古玩收藏品沉香木真假估价
详细说明
我在密林中跋涉,探望不知名的香草。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,以盛产香料闻名于世,俗称为香岛。我的头上顶了一顶香草的花冠,手腕子上悬了一圈香草的手环。手指上,戴着香草编的戒指。走动的时候,香风袅袅。这些香草饰品,都是当地土着的孩童,一边走一边将拦路的香草采撷下,随手编起来送我的。 香草名目繁多,这个是口红的原料,那个可以烤羊排……刚开始我还努力默诵它们的名称,但很快就放弃了劳而无功的努力。浩如烟海,实在太多了。 印度洋的和风从树叶的间隙处吹拂,在这异国的土地上,脑子里想到的竟是屈原。他酷爱香草,把《楚辞》和《离骚》,变成了香草的大典。 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……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” “杂申椒与菌桂兮,岂惟纫夫蕙茝?” “畦留夷与揭车兮,杂杜衡与芳芷。” 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 ………… 当年读到的时候,从不曾把江离、辟芷、兰、木兰、宿莽、申椒、菌桂、留夷等等到底是什么植物搞明白,不晓得它们归什么科什么属,甚至连屈原寄寓其中的象征意味也一并荒却了。记住的只是篇章中充满了异香,而香氛可以博得神灵的喜爱。 正遥想着故国往事,突然从香草丛中转出一位老媪,脸色黝黑皱纹密布,整个面容没有任何水分,简直如雷火焚烧过的焦木,比木乃伊还要干枯。 我被骇住,以为碰到树妖。 她手背如炭,手掌是淡粉色的。近乎苍白的手心里托着个小瓶子,对我的导游飞快地说着什么。 导游迟疑了一下,看来这位老人家的出现,出乎他的意料。但民族传统中对年长的人非常尊敬,他耐心地听完老媪的话后对我说,老人家说她有一些香料,问你要不要。 我极力隐藏住被袭扰的惊愕,出于礼貌说,什么香料? 导游将我的问话翻译过去。老人的表情变得敬畏,掷地有声地回了句。导游转脸对我说,她说这是一切香之母。 这句话让我好奇。我轻轻地重复,一切香料之母?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? 导游纠正我说,不是一切香料之母,是一切香之母 我一时反应不过来,问,这难道还有什么区别吗? 导游说,它们大有区别,简直就是原则不同。一切香料之母是不存在的,因为香料如此千姿百态,不可能有统一的母亲。如果一定要找到它们共同的来源,那只能是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带土地了。但是,一切香的母亲,是存在的。它就在这个瓶子里,普天下好的香氛都来自它。 话说到这份儿上,我是非要把小瓶子打开闻一闻了。 拧开瓶盖,凑过去,果然,那些貌不惊人的树皮样的灰绿色颗粒,散发无比奇异的芬芳。我好像碰到了一个熟人。 多少钱一瓶?我问。 老人报了一个数字,不菲。 若是为了我自己,我就不买了。但我想起国内有一位朋友,酷爱香草。我掏钱把小瓶子买了下来。老媪做成了这单买卖,不说一句话,隐身回密林之中。只见树影婆娑,了无痕迹。如果不是我手中留的这个小瓶子,几乎怀疑刚才是幻觉。 后面的参观,我心不在焉,再三追问导游这香料究竟叫什么名字。 他查了手机上的词典,又把电话打到据称是博学的同伴那里请教,得到的还是一句话,此为众香之母。 回到北京后,我终于想起来,我以前是闻到过这种香的。 那是一个清晨。 风是香的白马。 没有风的时候,香也是香的,可惜走不远,固执地停在当地,至多烟气袅袅地在香炷顶上盘旋着,好像旧时的烽火。有了风,香就翩翩起舞了。香对风特别敏感,以婀娜的驰骋之痕描绘出风的每一丝律动。你不知看到的是香的肌肤还是风的花纹。 香师净手后,以香匙从香瓶中舀出微小的绿色香屑,盛放于以白而透明的云母片做的小香盘中,先用香压轻按,让香屑们如真正的薪火般紧密。然后又用香通抖耙了一下,把少许空气掺进致密的粉屑中。 之后,香师用香枪将沉香木屑点燃。 屏气等待。很久很久。粉末大智若愚地沉默着,直到我憋得喘不过气,绝望地以为此粉根本拒绝燃烧。当除了香师以外所有的人,认定火种已然熄灭之时,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,从香屑中袅袅婷婷地升起,断断续续汇聚成一匹细小的龙,蜿蜒而上,扶摇凌空,悄无声息沁入了我们的鼻孔。清丽而甜美的香气,像蚕丝逶迤而进,缠扰了肺腑,令人迷醉。 从内到外都被香氛熏染,恍惚被香料将脏腑浸透。此刻吐出的话语,都是香的吧?只是那一刻,却没有人说话,贪婪地呼吸着。 这香氛,来自沉香。
m.hengdeli1688.b2b168.com